根據學校工作要點部署,作為學校全年重點工作,今年我校開展了“南審精神和大學文化”解放思想大讨論,經動員學習、交流研讨,大讨論已基本完成前三階段工作,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為廣泛征求師生員工代表的意見,總結和凝練最終成果,校園文化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黨委宣傳部)近日連續召開新時代南審文化理念與文化标識征求意見系列座談會。
12月13日,在莫愁校區召開離退休人員代表座談會,校長劉旺洪、紀委書記王書龍出席,離退休工作部部長陳國祥主持。12月12日,在中和樓502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王會金副書記副校長出席,人力資源部部長陳祖華主持。
座談會上,校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強飙就大讨論的開展背景、主要目标、活動過程做了說明。他表示,在全校各二級組織的支持下,今年黨委宣傳部牽頭開展“南審精神與大學文化”大讨論工作,曆時7個月,全校26個黨組織廣泛動員全體參與。在傳承曆史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南審新的曆史使命,參照大讨論開展情況,總結凝練出了新時代南京審計大學文化理念與文化标識的相關文件初稿。
圍繞會議提交的《南京審計大學文化建設綱要(征求意見稿)》《新時代南京審計大學文化理念與文化标識诠釋文稿(初稿)》等文件,離退休老領導代表熊仁民、吳朝國、宋業成、莊長元等人積極反饋,他們回顧了自己親曆的學校艱苦卓越的創業史、波瀾壯闊的發展史,對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标識進行了總結回顧,紛紛贊歎新時代南審的發展,并對如何凝練新時代南審精神提出積極建議,提出“要尊重曆史,保留必要的曆史文化元素”“體現教育的創新、體現行業特色和時代特點”“要體現文化建設的整體性和層次性”。
劉旺洪從“為何開展南審精神與大學文化大讨論、建設什麼樣的南審文化、如何凝練大學精神、如何培育校園文化”等方面進行了指導。他指出,南京審計大學是全體南審人的家園,學校今天取得的成績是幾代南審人艱苦創業、傳承創新、追求卓越的結果,大學最終傳承的是精神。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學校正在實現從外延到内涵發展,凝練新時代南審精神與文化,是提升内涵建設的整體要求。對于如何凝練南審精神、建設什麼樣的大學文化,劉旺洪指出,既要梳理學校的曆史源流和精神演變過程,也要融合現代社會對審計人才的要求、現代大學基本精神和傳統文化底蘊,形成有層次的一套校園文化标識。他還對南審文化理念與标識如何體現、如何培育提出指導,“要通過四年的培養,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把南審精神與文化打入學生生命的DNA中,讓他們帶着豐盈自信走向社會人生。”
在教師代表座談會上,施常州、倪慧萍、李庭燎、牛華偉等老師,他們結合自身教書育人的經曆,對“南審文化理念與文化标識(初稿)”進行了讨論,提出“南審文化不僅是校園文化,還是國家審計文化、國際審計文化的一張名片”“結合學院文化、專業文化進行建設”“體現家國情懷、國家審計精神”。
王會金指出,南審三十多年的發展,可以用“曆史短、發展快、特色新、成效顯”來概括,“天道酬勤”可以說是南審發展中一以貫之精神的闡釋。正是一代代南審人的不懈努力,才造就了南審今天的大好局面。他結合座談提出,新時代南審文化理念與文化标識要語言簡潔内涵深刻,既能反映時代特征,又體現南審特色。他要求結合多場座談會意見,統一思想,形成共識,以獲得師生廣泛認同,凝聚推動學校高水平特色大學和申博學科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據悉,近期,學校還将從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幹部代表等層面陸續召開系列座談會征求意見,形成“南審精神與大學文化”解放思想大讨論的最終成果。